清明义工带给我的
二十年间收获唔该嗮最多的一天……好开心喔
part1是交作业交上去了 part2是自存的
(写2的时候已经好困好困了呜呜 今天好累也是真的 明天还早八
Part 1
清晨伴着微雨迎来了一天的清明义工活动,我作为后勤组被安排在了大门口负责引导民众进入和解答民众们的疑惑。志愿服务负责人给我们交代:如果有人没有预约或者预约错了就指引他们现场预约,如果他们要办骨灰撒海就要到对面撒海办……但事实上活动开始的前一小时我面对民众的疑问是一头雾水,因为他们问的是:没带身份证怎么办?其他亲人还没到可以先进去吗?里面有地方买水吗?用预约成功的短信可以进吗……我不知道,很迷茫也很不好意思。很幸运的是站我们那边的保安非常乐于和我们聊天,我很快就问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接下来的一整天便是持着这些回答,看到有人在惊呼忘记带身份证时主动上前告诉他只要预约码就可以进,看到有几个人站着一起焦急地等着亲人时告诉他们可以先进去,把预约短信转发给他们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一天的全部工作。
在这数不清与民众的问答对话中我也收获了数不清的“唔该晒”和“多谢”。不仅是我收获了感谢,每每有人推着轮椅过来时保安都会开闸门并俯下身帮忙抬轮椅,我能看到在这些推轮椅的家人和坐轮椅的老人点头致意,眼中是由衷的感激与感恩,他们感动于保安提供便捷通道方便行走,而我作为旁边者被他们与保安间的善意所感动。我很欣赏这里的保安们,他们和我们一样从早站到晚没有太多休息,但我从他们身上没有看到不满没有感受到戾气,他们一直用耐心的话语对待每一位到来的人。他们似乎也挺喜欢这份工作,和我站得最近的保安总是乐呵呵的,时不时和我们聊上几句,比如说他不会说粤语也听不太懂粤语,所以和民众沟通有点障碍,但是他后来突然问我们:“呢边”的意思是“这里”吗?哈哈他好厉害领悟能力真好。
令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有一个爸爸带着小儿子,有点焦急地说忘记带口罩了,问我们哪里有口罩卖,我当然是不知道的,和他说要不我拿两个给你吧,就从自己包里拿了两个给他们。那位爸爸边和我说着谢谢,边拍着他儿子:要说什么?小男孩很害羞地:“谢谢阿姨~”那位爸爸拍着儿子的头:什么阿姨,是姐姐!无奈地代他儿子对我说了谢谢。他们站在一旁戴上了口罩,又绕回入口时再次向我挥手致意:谢谢非常感谢!我感动又激动不已,两个小小的口罩就配起了他们这么真诚、直击内心的感谢,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了他给我的情绪传递。这种体验非常打动我。我似乎理解了保安对坐轮椅老人的帮助,除了他本身是一个善良的人,还可能是因为当一个人对你表示由衷感谢时,不仅是嘴上说着“谢谢”,他的身体会说、他的眼睛会说,他的心也会说,这些都是可以被感受到的,付出微小的善意就可以获得隆重的感激,似乎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乐事。
当我们五点多准备离开园区时,看到保安还站在门口。我和同伴上前和保安道别:“我们要走了,再见!”保安说,你们还会再来吗?我们说不会了我们只来一天……不过还会有其他同学周末来。“好吧那再见吧”“再见!”我觉得我是不舍的,我不舍这位认识了一天的可爱保安,更不舍这里带给我的内心富足感。有缘再见吧!
Part 2
还有一份感想是关于清明的。今天在门口站岗估计也从面前经过了上万了,老老少少形形色色,有老人和老人来的,有老人拖小孩,有年轻小两口来的……在没有看见有人需要帮忙时,我常常让大脑放空,看着他们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想他们的家庭组成是怎样,他们有儿女吗,他们的父母还健在吗,他们穿着如何——年轻人大多酷酷的,也有中年人很潮流……有些人手提几大袋,有人开车送几箱东西来,有人两手空空走进去(也可能是有家人在里面了),这时我又会想他们与逝去的亲人关系如何,他们是否是孝顺子孙呢,他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的呢,是对父辈的追思,还是为了完成一项义务,是为此准备了很久,还是想着人来了就好。有七八成的人都是老年人,老年人来祭拜已经成灰的人,很难描述我的感觉,但心情是有点复杂的。差点让我落泪的,是吃完午饭逛园区的时候,我看见有很多台围了好多人,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香炉里的香也正旺;也有一些台前甚是冷清,有看见一对母女、一对老年夫妻、一小家人,桌子上摆满了东西,两三人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等香烧完。桌上一个骨灰盒,凳上三两五六人,我突然被这些景象所触动,大家虔诚地在对一个不知还在不在的魂灵,述说着自己的思念:我还记得你,我还挂念着你呢。或许我还想到了有些家族人丁兴旺,但有一些已逐渐式微,在很久之后,还会有人记得他们吗(有点代入感……)。又或许我还想到,不久的将来,大部分的我们都会住进那小小的盒子里,这是一个很清晰的结局,我们都会消逝的。我好难过。